大數據行業人才缺口和發展趨勢全方位分析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IT人才變得炙手可熱,而大數據人才作為其中的一個分支,也受到各企業的歡迎。
1、全國35所大學開設大數據專業
近日,“大數據專業”成為熱詞,這主要源于近期一則新聞—教育部公布的最新高校新增專業名單中,有32所高校成為第二批成功申請“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本科新專業的高校。
加上第一批成功申請該專業的北京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及中南大學,目前共有35所大學獲批開設大數據專業。
2、未來3~5年,需要180萬大數據人才
大數據專業熱度空前的背后,是大數據在全球的蓬勃發展。
分析機構Wikibon日前發布了最新的2017年大數據全球預測,報告指出,2016年全球大數據硬件、軟件和服務整體市場增長22%,達到281億美元,這促使大數據成為技術領域更具吸引力的領域之一。
同時,模型顯示到2027年,在大數據硬件、軟件和服務上整體開支的復合年增長率為12%,而這主要是受到了大數據軟件的推動。
事實上,全球多家市場研究機構統計的數據都顯示,大數據市場正在快速興起。
無論是大數據市場的整體規模,還是大數據公司的數量都在快速增長,大數據技術正在越來越多的行業中得到應用,隨之而來的就是大數據人才問題的凸顯。
相關統計數據顯示,未來3~5年,中國需要180萬數據人才,但目前只有約30萬人。
而麥肯錫早在幾年前就預測,2018年,大數據或者數據工作者的崗位需求將激增,其中大數據科學家的缺口在14萬到19萬之間,對于懂得如何利用大數據作決策的分析師和經理的崗位缺口則將達到150萬。

3、大數據工程師待遇30~50萬之間
可以看到,在市場需求和人才供應的不均衡下,大數據人才問題日漸嚴峻。
人才緊缺帶來的最直觀的現象就是薪酬的提升。
目前,一個大數據工程師的月薪輕松過萬,一個有幾年工作經驗的數據分析師的薪酬在30萬~50萬元之間,而更頂尖的大數據技術人才則是年薪輕松超百萬,成為各大互聯網和IT公司爭奪的對象。
因而甚至有觀點認為,大數據專業正在成為求職者進入大公司的捷徑。
4、國家大力支持大數據行業的發展
近期的另外一則消息也凸顯了大數據人才的重要性,近日,貴州第一批49名掛職大數據人才和科技副職到崗工作,這是貴州省委省政府圍繞大扶貧和大數據戰略,以人才驅動創新發展的重大舉措。
這些集中引進的大數據人才主要擔任大數據領域有關機構副職,到貴陽市、貴安新區、遵義市等大數據產業發展重點地區和貴州省大數據局、“20朵云”大數據單位等重點部門任職。
在大數據已經上升為國際戰略的今天,大數據人才正在擁有更多的發展機會。
不過需要看到的是,大數據人才的培養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35所高校開設大數據專業,也并不意味著大數據人才緊缺的問題能夠得到根本性的解決。

一個專業從設立到成熟,為社會輸送合格的人才,需要時間和強大的師資力量的支撐。
而且隨著大數據、互聯網、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技術的融合發展,未來的社會需要更多復合型的技術人才。
因而,如何在借鑒國外經驗的基礎上科學設置大數據專業課程,如何跟隨產業變化,培養滿足技術和企業發展需要的大數據人才,是整個業界需要思考和解決的問題。